「廣州狼王國防軍旅」少年與國防,“一個都不能少”
20-11-28
放眼全球,一個沉重的現實話題不容回避:當今世界并不太平!縱觀歷史,一種真切體驗不必掩飾:生活在一個安定的時代多么幸福!
“紅日初升,其道大光。河出伏流,一瀉汪洋?!鄙倌陱妱t國強?!傲弧眹H兒童節又至,讓我們站在國家安全和民族興旺的高度呼喚: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,國防教育從娃娃抓起,少年與國防“一個都不能少”。請關注今日《中國國防報》的報道——

少年與國防,“一個都不能少”
■中國國防報編輯部
兩幅畫面對比,讓人五味雜陳:同樣是面對相機,敘利亞4歲小女孩兒“舉手投降”,驚恐的眼神令人揪心;而中國小女孩兒,在海軍保護下踏上歸國之途,臉上洋溢著燦爛笑容。
我們無意于對比和渲染什么,中國孩子在家國遭受外侵的慘痛歷史上不乏其例。
放眼全球,一個沉重的現實話題不容回避:當今世界并不太平!縱觀歷史,一種真切體驗不必掩飾:生活在一個安定的時代多么幸福!
“紅日初升,其道大光。河出伏流,一瀉汪洋?!鄙倌陱妱t國強?!傲弧眹H兒童節又至,讓我們站在國家安全和民族興旺的高度呼喚:實現“兩個一百年”奮斗目標,國防教育從娃娃抓起,少年與國防“一個都不能少”。
“馬背嬰兒”與“大辮子小姑娘”真情告白
贏得孩子贏得未來
曾經,有一種流行觀念:戰爭,讓女人走開。捷克詩人塞費爾特也曾寫下頗具浪漫氣息的詩句:假如讓女人操縱大炮,落到大地上的將是玫瑰和親吻。
中國共產黨人領導的人民軍隊,在革命實踐中展現了另一幅景象!
1935年4月,紅軍長征過赤水河時,女紅軍陳慧清分娩難產。此刻,追敵的槍聲一陣緊似一陣。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命令一個團勇猛阻擊,戰斗異常激烈。過了一個多時辰,他拎著槍跑來:“還有多久能生出孩子?”誰也不知道。董振堂一邊跑回陣地一邊大喊:“一定要打出一個生孩子的時間來!”
又是一場血戰!整整兩個小時后,孩子出生了。阻擊的戰士見到隊伍中的產婦陳慧清,有些不悅。董振堂大怒:“我們今天革命打仗,不就是為了孩子嗎?”
這段描述早已耳熟能詳,每每讀來還是禁不住熱淚盈眶,為先烈的艱辛,更為先烈的擔當:董振堂!真心英雄!
生一個孩子“拼一個團”,值嗎?
1949年4月22日,一位大辮子小姑娘“我送親人過大江”的無怨無悔,就是回答。
渡江戰役,萬船齊發。身材瘦弱的她拼盡全力使勁兒劃槳,汗水一滴滴掛在額頭也顧不上擦拭。新華社軍事記者鄒健東當即拍攝下這一幕感人場景,一個永恒瞬間被定格在歷史記憶中。
斗轉星移,物是人非。幾十年后,離休的鄒健東開始尋找這位素不相識的“大辮子小姑娘”,想親手交給她那張珍貴的照片!
天地有情,人間有愛。1999年5月22日兩人終于相見時, “大辮子小姑娘”顏紅英已經69歲?!斑@是我的第一張照片!”照片遲到50年,“我送親人過大江”的那一幕場景卻仿佛還在許多人眼前……
什么是歷史?西塞羅說:“一個不懂自己出生前的歷史的人,永遠是個孩子?!倍鴩澜逃褪且尳裉斓暮⒆觽冎馈轮袊鴱哪睦飦?,新時代到哪里去,這中間又經歷過什么。
賀龍的女兒賀捷生,作為全程親歷長征的“馬背嬰兒”,步入耄耋之年后常常有一種幻覺,漫漫長夜半夢半醒,一種聲音若有若無、時斷時續、或遠或近地回蕩在耳邊:滴答滴答滴答,滴答滴答滴答……年復一年,日復一日,像春風,像潮汛,像十二月的雪花那般凌空飄來。終于,她記起來了,她記起來了,是馬蹄聲!馬蹄聲聲入夢來,讓賀捷生更加明白:父輩當年革命為了啥?我們今天建設依靠誰?
孩子與希望同在!今天的國防教育“從娃娃抓起”有多么重要,贏得了孩子便贏得了未來。
從“看后背識字法”到“八一愛民學?!?
兩條紅飄帶的啟示
那幅毛澤東和兩個小八路的照片,許多人過目難忘。
1939年4月24日上午,毛澤東到抗日軍政大學校務部參加一個會議,兩個小八路從山坡上興沖沖地跑到跟前問好。交談中,毛澤東問:“你們這么小,參加八路軍,為了什么?”兩人爭先恐后地回答:“為了打倒日本帝國主義,解放全中國?!笔呛?,中國共產黨的教育撐起了兩個小八路心中的家國天下。
聽到這番豪言壯語,毛澤東笑了:“你們知道我是誰嗎?”
“知道,您是毛主席!”毛澤東說:“不對!我不叫毛主席,我叫毛澤東?!泵珴蓶|彎下腰,在手心里把“毛澤東”幾個字寫了一遍,耐心地教他們怎么寫。攝影記者石少華輕輕按下相機快門,記錄下這珍貴的瞬間。
紅軍長征路上曾經創造了“看后背識字法”——背上貼字,邊走邊學,許多“紅小鬼”靠這個辦法摘掉了文盲的帽子,也提高了思想覺悟。有“紅軍書法家”美譽的舒同曾經回憶,那時候,從破棉襖里撕出一塊棉絮,綁在棍子上就成了“紅軍筆”,好用得很!
時光荏苒。
2006年4月17日,一個大雨瓢潑的日子。52歲的軍隊工程師王福臣從北京飛到西安后來不及休整,直接趕到300多公里之外的永鄉中心小學。
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,全軍和武警部隊在長征沿線援建“八一愛民學?!?。從最初計劃援建70所到后來援建112所,數字變化折射出深情厚意,也彰顯了深謀遠慮:國防教育,正以一種全新形式在長征沿線地區展開。
當年,紅軍長征路被譽為地球上的紅飄帶,引導中國革命走向成功,走向勝利。而今,112所“八一愛民學?!本拖褚凰倌贶娦?,點綴在地圖上,又是一條充滿希望和生機的紅飄帶:建紅軍事跡陳列室,搜集整理流傳在當地的紅軍故事,主動參與長征遺址的維護與整修……用長征精神教書育人,師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。
歷史與現實碰撞,兩條紅飄帶相映生輝:親和性與參與性強的軟教育,賦予國防教育獨特魅力。
前不久,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對1511名兒童問卷調查后得出一個驚人結論:針對兒童的身體虐待、情感虐待、性虐待和忽視(冷暴力)四大暴力行為中,“忽視”對兒童心理健康影響最大。
令人欣慰的是,從“八一愛民學?!弊叱龅膶W生沒有“偽娘”,很少有“陰柔化”,也極少出現心理健康問題。這說明,他們從來沒有被“忽視”,行之有效的國防教育已經對中國教育形成了難能可貴的正向輻射。
“紅小鬼”家出了個“新時代好少年”
常談常新大話題
5月22日,中央文明辦、教育部、共青團中央、全國婦聯、中國關工委聯合發布2019年第一批10名“新時代好少年”先進事跡。陜西省延安實驗小學五年級學生、11歲的張力文是其中之一。
“紅小鬼”家出了個“新時代好少年”!當地群眾贊嘆說,張力文的外公是一名老革命,她從小就常聽紅軍故事、延安故事,小小年紀如愿成了魯藝舊址的紅領巾志愿者講解員。許多游客反映,她以講、唱、跳的形式宣傳,讓人記住了:少共國際師存在多長時間,為革命事業作出了哪些貢獻?革命戰爭史上,誕生過多少劉胡蘭式的小英雄?
革命家庭革命事,國防教育薪火傳。今天重視少年兒童的國防教育,不是簡單地倡導和復制“年紀輕輕干大事,年紀輕輕丟性命”,而是在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偉大征程上,幫更多少年找準人生的方向。
2018年5月30日,習主席給陜西照金北梁紅軍小學學生回信時說:“希望你們懷著一顆感恩的心,珍惜時光,努力學習,將來做對國家、對人民、對社會有用的人?!边@些年,紅軍后代追憶父輩的一系列感人至深、催人奮進的優秀讀物也在引導和塑造后來者——
戰場上最容易犧牲的,一是旗手,二是號兵,因為他們必須站在最高處?!缎叛龅淖穯枴纷髡邉⒔ㄗ鳛榧t軍小號手的女兒,退休后用一年多時間寫出12篇短文,結集成書,字字看來皆是血,她在追問“信念是什么”。
出生僅18天,便由父母背著去長征;不足兩歲,父親率部東渡黃河抗日?!陡赣H的雪山 母親的草地》作為元帥父女的生命史與心靈史,是賀捷生將軍古稀之年直面歷史,頑強追溯父親、母親和自己童年散落的足跡。
就像兩個匆忙趕路的人,父子倆坐在什剎海邊住了近40年的四合院里對話,不知不覺間,兒子為父親錄下了滿滿一箱磁帶?!稄膽馉幹凶邅怼纷髡邚垊賻淼?,是他和父親張愛萍將軍關于我們這支軍隊、這個國家和這個民族更加沉重的思考……
國防與少年,少年與國防。
——一個不能不談的大話題,一個常談常新的大話題。
美哉我少年中國,與天不老!
壯哉我中國少年,與國無疆!